PART I:建筑空间
大栅栏是北京最有特色最具历史文化代寝往街区之。近年来,尽管经受着经济、建筑及社区环境的整体衰败,在天安门广场西南角这片居住着4万人口密度极高的一平万多公里的区域内,依然可以辨认出无数历史遗存。大栅栏领航员项目针对这一地区现今普遍存在的物质文化、基础设施和建筑空间等诸多挑战,在共同为改善本地生活条件而努力探索可再生、可持续的进步方法。
我们又对建筑空间试点项目进行了不同主题的再分类——胡同新空间、杂院新生态和老房新利用。这里所涵盖的领航员项目着力解决基础施舍缺乏、人口密度高、复杂产权、环境和建筑条件恶化内部公共空间和邻里生态等问题。涉及了从大栏栅的整体城市背景到具体的实际条件,再到创新和功能适应性等诸多方面。
从大栏栅更新计划的“试点示范”阶段到“构建新社区”,再到”可持续全面展”阶段,领航员项目的目标是进行难题被解的探索尝试、协助开发和推动优异的试点项目。在众建筑的内盒院项目中从精念雏形,到实施杨梅竹斜街72号的试验,再到扫帚胡同内盒院2.0版本的系统升级和实施优化,将来还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胡同新空间
“院(yuàn)景” ——大栅栏聚落调查展
ADA大栅栏观察站 炭儿胡同15号| ADA Dashilar Observation Station No.15 Tan'er Hutong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设计艺术(ADA)研究中心|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Graduat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Art (Graduate School of ADA)
ADA大栅栏观察站是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设计艺术(ADA)研究中心与大栅栏跨界中心共同协作对大栅栏地区聚落空间、建筑空间以及居民生活进行调查研究设置的观察站点。大栅栏作为北京旧城区的一个标志性地区,其整体呈现出的聚落形态以及居民在其中的生活及行为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我们关注居民的生活行为与现有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对于生活空间的理解以及随着生活的变化所带来的空间的需求以及未来的愿景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院(yuàn)景”——大栅栏聚落调查展所呈现的是我们观察站对于大栅栏地区部分院(yuàn)景和居民所进行的展示,内容将包含进行中的部分测绘和调研的图纸,同时试图通过照片、影像的方式对该地区鲜明的生活进行呈现。
(Re)iterate
Jordan Kanter and Rolando Rodriguez-Leal
活动1:大栅栏暑期工作坊
(Re)iterate组织了一个长达10天的学生工作坊。把不同学术机构的学生聚集一起,共同探讨、了解大栅栏。举办了多场不同类型的文化交流活动,话题令参与的每位专业建筑师都深感兴趣。
活动2:闪电设计竞赛
在(Re)iterate暑期工作坊的成果支持下,大栅栏跨界中心将装有大栅栏相关信息的工具包发给每一位参赛选手, 要求参赛者在 5天时间内,针复杂的现实开发环境,为开发主体提供具有参考 意义的想法与策略。 最终,建筑事务所BaO获得了本次比赛的第一名。
胡同城
大外廊营胡同8号厂|Factory, No.8 Dawailangying Hutong
梁AQSO 建筑事务所|ARQUITECTOS OFFICE
胡同城:20年后我们的城市将会怎样? 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正在众多亚洲及中国城市展开,它为我们提出了方方面面的挑战:城市就像一个大工地、社会和经济的巨大反差、持续的拆除和建造过程经常导致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新居住区的生活质量和地区保护等等。 胡同城是一个旨在研究中国城市发展新可能的展览,除了对于北京城市条件的广泛研究外,它还是一个创新的城市游戏,观众可以与之互动,在胡同的基础之上理解和创造想象中的城市地图。AQSO建筑事务所很认同这个由安东尼作为策展人的展览,展览受到许多设计师,建筑师,影像制作人和软件开发人员的支持。这项研究以再利用和加强现有城市框架和网络作为一个关键的概念,产生一个新的城市演变。
杂院新生活
"谦虚旅社"
炭儿胡同9号|No.9 Tan’er Hutong
曹璞|Cao Pu
谦虚旅社——一块还给院子的小面积大杂院里来了一群年轻人,想在一些空着的房子里安营扎寨,建立青年旅社。院子已被居民搭建的小厨房占满,自行车停在其中,杂物四处堆放。年轻人的到来会使院子更加拥挤。为了和老街坊和平共处,设计选择了“退让”的谦虚态度。通过一组带有床、写字台和门的可滑动立面,改变房间和室外面积配比,在一些时候,把一定面积还给院子,用以“偿还”邻居私搭厨房所占据院子的面积。屋檐下的室外面积可以作为公共休闲空间使用,也可以用来停放邻居们的自行车,也可能成为年轻人招待老街坊的室外吧台。
谦虚旅社样板间已完工,坐落于炭儿胡同9号院内,临近杨梅竹斜街,周边有例如铃木食堂,渔芙南等特色餐厅,同时还有soloist手冲咖啡厅、triple major设计品店等好去处。 欢迎大家来体验,这里环境可能算不上豪华舒适,但你可以体会真正的需要与老街坊共处的北京大杂院混居生活。同时,欢迎大家帮助我们在杂院里参与社区实践,为建立新型的社区邻里关系做一点事。我们欢迎大家充分用“还给”院子的小空间,开发谦虚旅社的潜能,在其中开展各种有益于杂院邻里关系建设的有意思的活动。
茶儿胡同22号杂院改造
茶儿胡同22号|NO.22 Cha'er Hutong
hyperSity
本项目尝试解决在北京老城区大杂院改造过程中的一系列公众难题,形成实践试点,用创造性思维和设计面对挑战,通过示范激活,给大栅栏及内部社区带来直接积极的改变,推进本地居民及商家参与地区共建。项目以大栅栏地区茶儿胡同22号杂院作为改造样本,在设计过程中提倡通过发展自身产业,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建立完整的社区经济产业链为前提。利用自身优势吸引外部资源,最后建筑与空间可以成为这种内外交换的平台,建立有机更新的机制。在我们的设计中提出“新建、私搭、乱建能否成为未来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的设想,通过众筹、互联网在线运营、空间改造等策略对现有杂院进行改造。大栅栏历史上是聚集全国商贾进京驻留之地,形成大栅栏特有的“外来文化”、“草根文化”与“混杂文化”。今日的大栅栏,作为文化的延续,区别于精英化的社区,这种外来混杂性需要延续。
微胡同
杨梅竹斜街53号|No.53 Yangmeizhu Xiejie
标准营造|ZAO/standardarchitecture
“微胡同”是张轲领导的标准营造在大栅栏杨梅竹斜街进行的一次建造实验,目的是探索在传统胡同局限的空间中创造可供多人居住的超小型社会住宅的可能性。
在项目的设计中,标准营造团队尝试了数十次的模型,最终在一个80平米的小型空间中,设计构建了五个房间和一个庭院,设计将庭院回归到流线组织的中心,通过将活动空间引入到建筑内部庭院,来创造与社区的直接联系。庭院不仅提升了内部空气与光线的流动。也连接着形式多样的方形体量及面向城市的门廊。这个灵活的城市居住空间成为私密生活空间与其城市性的街道性的过渡空间,同时也成为可供微胡同居民及社区邻居共同使用的“邻里的家”。
打开大栅栏计划-进门见胡同
延寿街 26号|No.26 Yanshou Street
Open Union Studio
由北京胡同街道为发想,在胡同老房子里建立一个由一条小胡同与小箱房街屋组成的室内胡同系统,光影穿过丝架、铁丝、布,描绘出由虚到实的小箱房草稿;并加入片断的老家具、木头、电线杆等造型物件,展出属于老胡同的过往记忆,也预告著台湾打开联合团队将汇聚胡同内原零散空间,以聚落型式来呈现新型态的居住样貌,并创造出旅居者独特的箱房空间体验。
内盒院
杨梅竹斜街72号,苕帚胡同30/32/37号| No.72 Yangmeizhu Street, No.30/32/37 Tiaozhou Hutong
众建筑|People's Architecture Office
在大栅栏出生的“内盒院”已成长为一个群体。众建筑/众产品与大栅栏跨界中心共同研发的预制模块建造系统“内盒院”,提供了一种在保护老旧四合院建筑的同时利用新技术植入不同功能模块的方法,完全保留原有的老建筑,通过插入模块的方法提升使用功能的质量,从而延长老建筑的生命,也成功探索出在当前大杂院的居住生态中点状、渐进式提升居住环境的可能。 目前在大栅栏区域内共建设了2个“内盒院”展示区-杨梅竹斜街72号与笤帚30/32/37号,这里具有原有居民居住,孵化SOHO,民宿,展览,办公室等不同功能,也采用了坡顶/夹层/超薄墙体/堆肥马桶/净化槽等新技术与产品,并开发了伸缩淋浴间/上翻门/滑动门/平开门中门等改善居民使用条件与院落关系的新做法,充分展示出“内盒院”作为一种旧城更新的新方式所具有的潜力与可能性。
空间
杨梅竹斜街2号|No.2 Yangmeizhu Street
临界工作室|reMIX studio
杨梅竹二号现状中需要改造的几个空置的空间分布在一二两层,并围绕着两个极小的室外空间展开,院子还住着另外两户人家。 胡同空间是一个处在长期邻里共享,妥协,并积淀着住民对其私有及公共空间的加建与改造的结果,空间往往拥挤,复杂而丰富。项目的设计充分认识到须改造房间与其它两户邻居住户空间上的共存,侧重基于现状对内外空间联系的微小改造。 目标空间功能是艺术家工作室及自宅,力争保留胡同空间的原有尺度,材料和韵味,以不干扰邻居采光,通风和交通为原则,利用最小化的改造提高空间质量,使之适应新功能的需要。 设计试图从解决空间的纵向交流出发,打通一、二两层及屋顶天台的纵向联系,同时为目前闭塞漆黑的首层房间带来充分的采光和通风。 新建的楼梯将成为实现以上目标的媒介,它是一个光井,也是各空间功能组织的核心。方案对合院里一些共享的空间进行针灸式的重新组织和优化,试图以对一个单元的改造为契机同时改善整个邻里空间质量。
胡同寄生——白林旅社
杨梅竹斜街56号|No.56 Yangmeizhu Street
野建筑事务所|Yeah Archkids
“胡同寄生”是一片寄生在胡同里的“白色森林”,空间晚上是一间胡同青年旅社的空中客房,白天是一个可以承载展览、workshop等活动的公共性场所。
1.以“寄生”为主要的改造手段,继承了胡同里的原生空间基因; 2.它采用温和而低姿态的加固式植入,对原建筑进行结构加固,并最大可能的保留原建筑的生活痕迹; 3.模块化框架可供选择性集成卫生间等基础功能模块,改善胡同内基础条件; 4.系统本身的可变性可复合多种功能,消解面积小的问题; 5.可快速切换空间的公私属性,解决空间矛盾问题; 6.制作成本低而改造效率高,可拓展、变化的模块化系统是符合胡同实情的可持续改造系统; 7.胡同寄生的点滴快速的蔓延,使空间联结成网络,超越各自,变得像一片森林一样丰富且诗意起来。
𨋢面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朱竞翔教授及团队|Professor Zhu Jingxiang and his team from School of Architectur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都市中的北京人无时不在使用着电梯,胡同的居民则需要穿过杂院闪进小屋。这些在过于拥挤的城市空间中的中间层次,不被当做自然交流的合适场所。杂院与电梯因为它们的差异却产生了合作的可能。“車立”探讨了杂院与电梯嫁接所带来的戏剧性的空间,从而为介入式更新提供新的思维工具。
紧凑的生活细胞
Ab Rogers Design
设计方案让22平米的家用单位转换成机能亢进的生活和工作的单位空间。
我们将保留现有的架构,但是从根本上改变其性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垂直空间和水平空间的活动效率,并通过引入多功能插件干预实现软和硬的科技结合。
插件01:湿插件(4sqm) 预制储水设备含卫生间,共用水槽(厨房/浴室),淋浴和管道。灰水回用系统,洗涤使用的水可以提供厕所和庭院使用。
插件02:软保温材料 高科技的拉链式系统,内部相扣的绒被,组成外部皮肤,保温空间。
插件03:工作和睡眠(4sqm) 一个集成的,生活工作的工具,允许多个活动同时进行,消耗空间浪费。
插件04:捕获太阳能 屋顶上的太阳能采暖和光伏电池为厨房供应电力和热水,同时支持地暖运作。
创意——预制
标赫|Buro Happold, Bess Tech, Micro Organica, Alex Skinner
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察基础系统。与大规模固定不变的基础设施相反,我们提出一种节点基础设施,目标是实现完全独立于市政基础设施外的且能灵活装配,延伸和拆解的独立结构。在很多高密度的地区,如位于北京历史中心区的大栅栏地区,一种可调节的灵活的基础系统是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和城市规模增长的关键要素。
我们用对于基础系统的新的概念来考察建筑设计和建造,开发出一种复合的低影响的基础系统,最终目的是实现该结构可以轻松组装,复加和拆卸。
基础设施和建筑的生命周期因此会以一种全新的局面出现:从设计之初到使用结束都在计划之中。从这个角度来讲,城市空间不是由主要功能或空间形态来装扮,而是由不断演变的功能和过程来推进。
厚墙
延寿街78号|No.78 Yanshou Jie
大木设计事务所|DAMU Design
项目的设计是用一系列精细的装饰提升已有建筑和街道的艺术性,并加入新功能区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和社区精神纽带。我们的设计是将大栅欄进行一系列的外立面改造。新的立体外墙融合了公共与私人空间。我们用新的结构覆盖住空调箱和其他设施,以有效规划已有设施并假如有利的新功能。已有的功能元素可以被分成两大类,社交型和实用型。我们想要将社交和实用融和到新的外墙设计中去。另外,我们加入了新元素太阳能发电充电站;这样本地居民可以在房间有足够的设施,游客也可以在游览是为他们的自行车或手机充电,或读屏幕上的信息。我们也提议拉伸一部分外墙上的窗户来增加房内的居住空间,提供更多的自然光,和增加私人与公共空间的融合。
宜市宜家——外展院
茶儿胡同1号|No.1 Cha'er Hutong
京北吉(北京)建筑咨询有限公司|Helix Architects
设计建议将面向胡同的那些封闭墙面打开,促进杂院内部空间与街巷之间的交流,提升街区活力。充分利用光学原理,将有趣味的可动门窗开口与各类透光与反射性表面材质结合应用, 扩大视觉心理上的空间尺度感,营造 ”看与被看” 的院落内外互动关系。开放外向性的沿街立面可结合绿化及户外家具,遮挡胡同墙面上的现存零乱公共设施,同时体量足以阻挡胡同内的任意停车,还给建筑物完整干净的门市面。 设计的另一个重点是从竖向拓展空间——在屋内充分利用传统民房的斜屋顶下方空间,并局部设置活动隔断及家具,让白天营业面积最大化,而晚间变回住居空间,形成可伸缩变化的公私领域。
老房新用
铃木食堂+铃木商店
杨梅竹斜街10-14号|No.10-14 Yangmeizhu Xiejie
梁井宇|Liang Jingyu(Approach Architecture)
Lynch+Song建筑设计工作室|Lynch+S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Studio
铃木食堂|Suzuki Kitchen
漫步杨梅竹斜街,很难不去注意铃木食堂,这座安静的小院子,好像洗净尘世铅华,静静等待来客走近。古唐的外形气质,由内而外,向过客讲述着中式美学。
铃木食堂位于杨梅竹斜街10~14号。它的前身,只不过是一个狭隘、拥挤(仅宽8米)的旧院。然而,穿过院门,竟有24米深的空间,这样的蕴藏,似乎暗示了将来的变迁。2013年,场域建筑梁井宇为杨梅竹斜街10~14号的改造提供了整体方案。
为更好利用小院内部空间,增加通透性,将狭窄的原通道打开通向外部街道,增加商业沿街面积。而隔壁的杨梅竹斜街16号(旧时为和含会馆),将在后期改造中,打通两条深入庭院院墙的通道。由此,改造后,两边的建筑可还原为正统院落结构,杨梅竹斜街10~14号作为厢房坐落在东侧。
2013年的夏天,杨梅竹斜街10~14号的改造刚刚做好屋顶,周宁看了一眼就忘不掉了,于是他们决定在杨梅竹开一家铃木食堂。
2013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大栅栏新街景”,改造后的杨梅竹斜街14~16号作为“大栅栏更新计划展”会场,首次亮相。
建筑的整体设计由朱迪、周宁以及Lynch+Song建筑设计工作室共同完成。装修之前,朱迪与周宁在此举办了一次日本摄影师个人作品展。那时正值北京的10月中旬,屋里温度比屋外还冷,于是,他们计划做整体地暖。因此只能舍弃木质地板,经过反复研究,最后决定以水磨石做地面。从开始计划到最后制作完成,共花费了12天左右,每一寸地面色以及里面的小石子分布,都是经过精心设计。
关于门窗设计也费了不少功夫。在此之前,梁井宇原本设计的落地门为唐朝木格式,玻璃与木格的结构,视觉上美观,放北京的环境,却很容易积灰。做展时,大家一起擦了一整天,竟然只完成了五分之一,因此,周宁决定换门,最后由设计师Athi重新做了设计,虽然说换门诸多不舍,但新设计不仅容易清洁,同时采光效果也得到了最大化。
为了能够长期展览周宁心爱的陶瓷手作,他们决定再租下毗邻的16号院,将院墙打通,才成了现在的铃木商店和小院。与杨梅竹斜街10~14号院相比,16号院的结构更老,施工比铃木商店更难,但是慢工出细活,经过细心设计与规划,铃木商店从开始改建到经营,如今也快一年了,也算是边经营边慢慢进步,才形成了现在的样子。话虽如此,铃木商店的名字却是周宁在一分钟内决定的,他希望商店和铃木食堂一样,以最朴素的姿态存在,这正符合他们的所好。
“这(铃木食堂、商店)如同孩子,虽然每一个都是独立的自己,但又有很多相同之处,而这种风格是我们心里的一种东西。”周宁这样说。时过境迁,原来的杨梅竹斜街10~16号已焕然一新。现今,每周除了礼拜二,铃木食堂里每天都聚集着慕名而来的饕客,置身画卷般的情境中,这样的感受,正是老房子的魅力所在。
茶室
朱家胡同9号|9 Zhujia Hutong
Localdesignstudio
朱家9号的空间改造和结构加固由LocalDesignStudio于2012-2013年设计。整体的设计方法,旨在加强和改善老建筑结构,使其符合现代使用要求,而不损害其历史特征。改造并不意味着重建过去,而是保存我们所继承的精髓,在安全性的前提下,将有传统建筑输入新的生活形式。从建筑语言的角度来看,建筑将根据原有布局被恢复,而新的修复措施将通过使用新材料或颜色识别。在有限的且在严格必要的情况下,重点关注新材料的使用,以充分回应可逆性的原则。更具体地说,新的改造措施将只用于保证必要的安全和新使用性。安全性:楼梯扶手加固是必要的;实用性:新的玻璃窗户,排水,新的卫生间或面盆。
2014年,由建筑设计师陈兴带领的时尚品牌“彼伏”进驻朱家9号,对室内空间做了进一步的装修和完善,目前这里是陈兴的个人工作室和品牌旗舰店。
杨梅⽵竹斜街39号
杨梅⽵竹斜街39号| No.39 Yangmeizhu Xiejie
Phil Ma
杨梅竹斜街39号建筑本身,最早是一个印刷厂,之后被用作公共浴室,再然后是一家五金店。
2012年北京设计周期间,由David Chippaefield策展,Designboom通过多媒体将威尼斯双年展最好的内容在杨梅竹39号重点地呈现出来,包括摄影、视频、采访、讲演等多种形式,围绕“共同性”话题,勾画出世界各地当代建筑文化之间联系的纽带。其中,由建筑艺术评论家方振宁策展的“原初”主题中国馆,带领大家探索灵感的来源,以及对本原和秩序的认识。
2013年,杨梅竹斜街39号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胡同平房,又不是现代工厂的厂房。一楼挑⾼高空间⽐比较高,而二楼又是老梁⽊木举架的斜坡屋顶。当Soloist Coffee第一眼看到这个空间,他们想要表达的⼯工业⻛风格是可以在这条胡同实现的。露台可以俯瞰整个社区,对面的青云阁、错落的平房,又时刻提醒着我们,是的,我们还在胡同中。
在Soloist的空间⾥里,工业时代的旧物随处可见:地球仪、水⻰龙头、文件柜、暖气片、电钟、电⻛风扇、玻璃瓶,尤其椅⼦子和灯是店内最多的藏品。我们从英格兰选了28把来自不同教堂的橡⽊木教堂椅,从乔治四世到维多利亚,这些椅⼦子带着那个时代的手工感觉,从哪个角度看都有优雅的曲线。咖啡馆中用到的灯大多是美国电气工业时期的工业用灯
燕家2号
燕家2号|Yanjia No.2
佐维视觉|JOYN:VISCOM
燕家2号空间改造由佐维视觉JOYN:VISCOM创意总监姜剑和Pu Architects建筑工作室共同完成。在遵循老建筑四合院的原貌之上,重新构建出质朴典雅亦不失现代性的人文美学新空间。构造初期,在总面积不改变的情况下,将四个独立建筑的轮廓调整为规则的四边形,赋予其不同的功能区域,呈现满足多元业态空间的合理布局。 庭院围绕中央栾树增加了一轮鱼池,方中构圆,其外围形成环形交通流线,可以更好的欣赏院落水木光影的美。建筑的改造,通过落地玻璃增加院子的通透感,并且使柱子、梁、瓦等清晰可见;去掉传统的雕梁画栋,通过对木材表面的处理,搭配黄铜材质,表现现代建筑的工艺和美感。在延续历史记忆的同时,这些材料在时间的打磨下也会变化出独特颜色与质感。室内搭配独家设计的经过多方考量且富有实用性的几何形家具摆件,跟建筑主体相呼应的同时带入生活美学。
2015年9月19日,燕家2号正式开业,威士忌吧开放。会客厅等也将结合设计周等作为活动场地。
JOYN:VISCOM (佐维视觉)创意传播机构于2005年在北京创立。在近十年的探索中,JV团队基于影像、当代艺术、音乐、建筑、时装等多领域语境,尝试将不同文化切面相互融合、创新,置身实践项目,纪录时代侧影,构筑多领域互通平台,建立品牌传播全新体系。